優勢與價值共享 創新與發展并存——中國信托業高管訪談
2012-11-22 12:11:55
隨著國民財富的不斷增長,信托業以其風險隔離、權益分割等特有的制度優勢,成為近年來市場中獨樹一幟的投資渠道。目前,信托業整體受托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公募基金行業、直追保險業。
2012年由中國銀監會非銀部指導、中國信托業協會主辦、東方財富網承辦的“認知信托 成就財富——中國信托業投資者教育系列活動”順利開展。作為投教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“信以致遠 創新信托——中國信托業高管訪談”也同時拉開帷幕。
近日,陸家嘴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,接受了東方財富網的專訪,向投資者傳遞陸家嘴信托的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。
保持不斷追求創新的發展觀
東方財富網:“心所善,可信托”是陸家嘴國際信托的價值文化觀,這對于公司而言,具有什么意義?
陳文:“心所善,可信托”,取自屈原的《楚辭》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”,我們將其作為我們追求的一個內核,一個主觀愿望和行為的核心點。“心所善”不單指善良的善,更包涵完美的、有追求的動態的意思,我們所向往的、所追求的是完美,我們正在追求完美,這樣的機構當然是可以信托的。我們一開始盡量走均衡發展、持續發展的道路,我們一定是不要懈怠,不要回避問題,不要回避不足。
為投資者做財富管家
東方財富網:中國信托業經過30多年的整頓清理,到今天信托公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對于現在的投資者而言,他們應該怎么認識現在的信托公司?信托公司又該如何定位?
陳文:這幾年信托公司給投資者創造了3千多億的收益,應該說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,通過跟投資者建立良性的信托關系,已經實現了歷史使命和自身長足發展,信托公司現在已經成為市場不可或缺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。
我們按照所謂的行話,信托公司是一個以受托為主要法律關系的代客理財機構。從公司職能上來說,信托公司需要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,要管理大量的受托資產,對于作為委托人的廣大客戶而言,我們是他的管家。
資產管理是涉及市場中各類投資標的物,需要管理能力、投資回報能力、風險控制能力、資產管理能力等。當信托資產達到了資產管理的規模,才能夠實現財富管理,他是投資和管理資產的能力的集合,和管家的角色的結合。所以財富管理是一個業務模式過程,是一種經營模式的概念,跟資產管理不應該是完全一碼事。
財富管理是集個人,集自然人,集家庭,集代繼的傳承的多方面涵蓋。只有解決資產管理能力,有了資產管理才談得上財富管理。信托究竟怎么做?如果說要做高端客戶的管家,那么財富管理就是通過資產管理,投資回報能力的穩定和完善來給這些高端客戶管理財產,當上管家。
在發展過程中探索差異化路線
東方財富網:目前行業內部,信托公司都采取差異化戰略,陸家嘴國際信托在此方面是如何規劃的?
陳文:一開始就提差異化,我覺得概念的成份大于實質的內容。在討論差異化的財富管理策略,財富管理能力,財富管理的產品之前,我們先把基本的東西弄清楚。和市場其他大類的資產管理行業比,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,我們走過的路程,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。那么我們常規的經驗是什么?這個清楚以后才能提差異化。差異化發展肯定是一個自然形成的過程,而不是事前可以設定的差異,事前設定的差異我覺得是不靠譜的。
信托如果把自己定位為財富管理專業機構,跟銀行具備的基礎條件不一樣,要回頭看自身的基礎條件。我個人的看法是信托應該要把自己作為財富管理專業機構這個角色,要細化定義清楚,這樣給我們的目標客戶才能夠提供真正有特色的、區別于其他機構的財富管理服務。
從投資者利益出發
東方財富網:有關券商和基金的利好消息也紛紛發布,這對于信托公司而言,是挑戰與機會并存。您是如何看待最近出臺的這些政策?
陳文:信托的優勢是跨市場投資能力,也不能簡單說是一個制度優勢,現在接下來包括券商、公募都可以介入。這個就會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,如果說是為了救市,這種寬松的監管政策可以理解的,但是可別忘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對市場主體的要求。
這幾年信托為什么沒有出大事?首先從源頭上,它一定是要建立在管制基礎上的。因為我們整個的大環境和配套環境不成熟?,F在泛資管行業,券商、基金等等,發展還是不錯的,但是操作不慎,一定會重蹈歷史覆轍,波及商業銀行、證券公司、信托公司,傷害投資者,最后是傷害這個行業。
金融不可能直接創造價值,你是一個服務的角色,服務的行業。所有的出發點如果想著我為了當官或者為了救市或者為了安撫誰,倉促來做決策,倉促出臺這些政策,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。因為一切要從投資者出發。說一個簡單道理,投資者作為債權人,債務人對他違約了,這很正常,違約只要不是崩盤,不是大面積的,保有一定比例的違約是正常的,這是一個概率問題。其他金融機構違約有強制規定,三個月或者頂多半年必須要有一個獨立的清算法庭或者法院安排。信托公司違約之后,三年或五年,這中間對投資者的救濟和保障不能單從產品看,違約以后我們債權人或者我們的投資者如何獲得救濟,要看可獲取救濟的環境和基礎條件如何。投資者投資金融產品,如果本金和收益發生損失,他連知情權,連主張權,連追索權,連抗辯權都不可能有。所以,我們做金融,做資產管理,要為投資者、為受益人盡責。
在規模的基礎上提升核心競爭力
東方財富網:未來信托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會在哪里?您對未來的發展預期又是怎樣的?
陳文:老是在數量型的擴張上想辦法,那一定不是有技術含量的一件事,那就是一段時間發展下去,各自擬鍛煉、提高和獲取的何種核心能力,即投資管理能力、帶來投資回報的能力。第一階段是數量和規模擴張,第二階段是核心能力的獲取和穩定成熟,這個時候給市場,給投資者,給受益人是靠你實實在在的、真正的主動管理能力。
規模的超常規發展是事實,是市場選擇的結果,在供求之間,供也是有限的,也是有來源的,這種超常規的增長率難以持續。但是跟實體經濟相比,信托行業仍然會以超常規的速度增長,規模增速肯定要降下來的,接下來就是看業務結構和質量。
業界寄語
陸家嘴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文:
謝謝信托業協會和東方財富網站組織的“認知信托,成就財富”的主題活動,陸家嘴國際信托堅持穩中求進,均衡發展,以委托人、受益人、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作為我們一切經營、管理、控制和發展的出發點。
陸家嘴國際信托,注冊地是在青島,總部是在上海,作為一個雙總部的信托機構,我們會發揮股東優勢,治理優勢,地理優勢以及我們前期均衡發展、穩中求進的基礎優勢。我相信通過跟整個資產管理行業、整個市場,尤其是跟我們的投資者一起成長,經過三年左右的努力探索,在規模、能力的各項指標上能夠躋身全國前十。只要我們尊重投資者,維護投資者利益,剩下的就看我們自己的努力。
《東方財富網》